钛美网
整形 医院 导航

智齿磨骨可能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王乐只


智齿(第三磨牙)磨骨(即手术中需要去除部分颌骨以取出阻生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外科手术,但确实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以下是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

1. 术中风险

神经损伤:

下颌智齿靠近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手术可能损伤这些神经,导致术后下唇、舌头或面部麻木、刺痛感(感觉异常),少数情况下可能持续数月或永久性。

出血:

磨骨时可能损伤血管(如下牙槽动脉或邻近软组织),导致术中或术后出血,严重时需进一步处理。

邻牙损伤:

阻生智齿可能紧贴第二磨牙,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邻牙牙根损伤、松动甚至脱落。

2. 术后并发症

感染:

创口暴露于口腔细菌环境,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如干槽症),表现为剧烈疼痛、腐臭气味,需抗生素或清创处理。

肿胀与疼痛:

术后常见,通常3~5天缓解,但过度肿胀可能提示炎症或感染。

张口受限(牙关紧闭):

因肌肉或关节受刺激,可能导致暂时性张口困难。

骨折风险:

罕见但严重,尤其是下颌骨较薄或存在骨质病变时,磨骨可能导致颌骨骨折。

3. 长期风险

骨愈合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再生延迟或骨质缺损,影响邻牙稳定性。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

手术创伤或长期张口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弹响或功能障碍。

窦腔穿孔(上颌智齿):

上颌智齿靠近上颌窦,磨骨可能造成窦腔穿孔,导致鼻出血或慢性鼻窦炎。

4. 全身性风险

麻醉风险:

全身麻醉可能引发过敏、呼吸抑制等(局部麻醉风险较低)。

慢性疼痛:

少数患者术后长期疼痛,可能与神经损伤或瘢痕组织形成有关。

降低风险的措施

术前评估:通过X光片或CT检查智齿位置与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

经验丰富的医生:技术娴熟的外科医生可减少操作失误。

术后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吸烟或剧烈运动。

何时就医?

若术后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持续剧烈疼痛或肿胀加重;

发热、脓性分泌物(感染迹象);

长时间麻木(超过1个月);

异常出血或呼吸困难。

智齿磨骨虽常规,但个体差异较大,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手术方案。

展开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