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2年因合作研究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50年代初,杨振宁在中国清华大学任教,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他决定放弃回国,并在1950年代初离开了中国。他前往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席卷全球的“杨-李不守恒定律”,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弱相互作用和基本粒子的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离开中国后,杨振宁一直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但他保持着与中国的联系,并在中国的科学教育和科研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参与了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并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杨振宁的离开并不代表他对中国的脱离或背叛,而是为了继续从事他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事业,为世界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杨振宁至今仍然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位崇高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被广泛赞誉和认可。
杨振宁一起留学的回国人是李政道。
不,杨振宁并非因庚子赔款留学而出国。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1950年代曾赴美国留学,但是并无直接关联于庚子赔款的留学项目。庚子赔款是1894年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朝政府被迫签署的赔偿协定,赔偿金额巨大,用以支付战争而产生的损失和外债。庚子赔款的赔偿金被用于许多领域,如兴办学校和修建铁路等。
杨振宁与中国科学家李政道一起留学。他们在1945年共同获得了国家政府奖学金,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们的导师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阿波尔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