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樟寿,字远野,后又改名为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医生。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市,早年留学日本,深受其文化的影响。
1899年,鲁迅考入日本东京医学校(现为东京大学医学部),主修西医。在东京期间,他广泛阅读中西文学作品,包括欧洲自然主义文学和俄国文学,深受其启发。他关注社会问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落后深感不满,开始了自己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
1903年,鲁迅获得医学士学位,回到中国后在上海从事医生工作。此后,他开展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目睹了中国社会的种种苦难和不公。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并成为他后来作品的基础。
鲁迅早年留学学习的经历,使他接触到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和新思潮,在东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也为他的思想观念开阔了眼界。这些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领军人物奠定了基础,促使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中国社会的问题,呼唤革命和变革。
日本
鲁迅并没有留学学医,他的早年教育经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上海横浜留学时代:鲁迅曾在1904年至1906年期间前往日本横滨留学,就读于私立南洋公学。但是在留学期间,他并没有学医,而是主要修读了文科课程,如英语、数学和历史等。
2. 上海中学时代:回国后,鲁迅在上海进入上海中学就读。在这里,他学习了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科目,并对西方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去德国留学:1908年,鲁迅赴德国留学,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专业。在留学期间,他也没有学习医学。
因此,关于鲁迅早年留学学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他的教育背景主要集中在文学、哲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科目上。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从事了文学创作和社会评论工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先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