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和杨绛在哪里留学的情况如下:
钱钟书在20世纪30年代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主要学习文学和哲学。
而杨绛在20世纪40年代留学于美国哈弗大学,学习社会学。
钱钟书(Qian Zhongshu)和杨绛(Yang Jiang)是在1941年的时候在清华大学相识的。他们当时都是清华大学的教师,杨绛在法学院担任教师,而钱钟书则在文学院教授英国文学。他们通过共同的朋友介绍而认识,并于同年结婚。
钱钟书和杨绛夫妇葬于北京市五棵松革命公墓。
钱钟书和杨绛是中国文学界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的留学生活对于他们的人生和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钱钟书于1935年赴英国留学,主要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后取得博士学位。他在剑桥度过了7年的留学生活,期间接触了西方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他以后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剑桥期间,他的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他开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在留学期间,还积极参与了学生运动,并投身于反法西斯斗争,这些经历也对于他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绛则于1947年赴美国留学,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文学,与钱钟书相较,她的留学生活相对较短。尽管如此,杨绛在留学期间也积极参与了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她在留学期间结识了许多国际交流的知名学者,取得了深入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她的学术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钱钟书和杨绛的留学生活不仅为他们个人的成长和思想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同时也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他们在留学期间获得的外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了独特的地位。他们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兼具深度和广度,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