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起点低的磨骨手术(通常指通过截骨或磨削降低下颌角位置以调整脸型)主要针对特定面部骨骼结构的人群,旨在改善下面部过宽或线条硬朗的问题。以下是适合该手术的常见脸型及详细分析:
1. 下颌角肥大或外扩的方脸/国字脸
特征:下颌角位置低且横向突出,下面部呈方形或梯形,侧面下颌角接近90度。
手术效果:通过磨削或截除部分下颌骨,降低下颌角起点并内收,使下面部线条更柔和,接近鹅蛋脸或心形脸。
2. 下面部过宽的短脸(低角脸型)
特征:脸型短宽,下颌角位置低且靠近颈部,可能伴随咬肌肥大。
手术效果:减少下颌骨的体积感,延长下面部视觉比例,改善“笨重感”。但需结合颏部整形(如颏成形术)调整整体比例。
3. 不对称脸型
特征:双侧下颌角高度或角度不一致,导致下面部歪斜。
手术效果:通过不对称截骨或磨骨矫正骨骼差异,恢复面部对称性。
4. 下颌骨下缘线条生硬的U型脸
特征:下颌骨下缘平直或向下突出,缺乏自然弧度。
手术效果:重塑下颌角至更圆滑的弧线,打造V型或鹅蛋脸轮廓。

不适合该手术的脸型
长窄脸/锥子脸:下颌本身较窄者,磨骨可能进一步削弱支撑力,导致面部下垂。
颧骨过宽者:需优先调整颧骨,否则单独磨下颌角可能加剧中下面部比例失调。
皮肤松弛或衰老明显者:骨骼削减后可能加重软组织下垂,需结合提升手术。
注意事项 个性化设计:需通过三维CT评估骨骼、神经血管位置,避免损伤。
咬肌因素:若伴随咬肌肥大,需配合肉毒素或切除术。
术后恢复:严格佩戴头套防止软组织移位,恢复期约36个月。
建议: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的颌面外科医生,结合面部整体美学(如颏部、颧骨比例)制定方案,避免过度截骨导致不自然或功能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