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先进行磨骨手术还是牙齿矫正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建议按以下步骤评估:
1. 明确治疗目的与相互影响
磨骨手术(正颌手术):适用于调整颌骨位置,改善严重骨性畸形(如地包天、凸嘴等)。若牙齿问题主要由骨骼导致,通常需先正畸排齐牙齿,再手术调整骨骼,最后精细调整咬合。
牙齿矫正(正畸):针对牙齿排列不齐、咬合问题。若问题仅为牙性,单纯正畸即可;若涉及骨性畸形,则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2. 标准治疗顺序(联合治疗时)
阶段一:术前正畸(1224个月)
先通过正畸排齐牙齿,消除代偿性倾斜,为手术创造最佳条件。此时可能暂时加重咬合不适,属正常过程。
阶段二:磨骨/正颌手术
在牙齿位置调整到位后,由颌面外科医生进行骨骼调整,解决根本性结构问题。
阶段三:术后正畸(612个月)
精细调整咬合关系,确保功能与美观效果。
3. 例外情况
单纯美容性磨骨(如下颌角截骨):若仅改善脸型轮廓,不涉及咬合问题,可与正畸分开进行。但需评估牙齿移动是否影响面部比例,建议正畸医生与整形外科联合设计方案。
轻度骨性畸形:可能通过掩饰性正畸(不手术)改善,需由正畸医生评估。
4. 优先级的决定因素
健康与功能优先:若存在严重咬合功能障碍(如无法咀嚼)、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应优先处理相关问题(可能需提前手术)。
美观需求:若患者对脸型改善需求更迫切,可讨论部分手术提前的可能性,但需权衡风险。
5. 关键建议
必须多学科会诊:正畸医生与颌面外科医生共同制定方案,通过X光、模型分析等明确问题根源。
时间规划:联合治疗全程约23年,需提前安排时间,尤其手术需避开重要生活节点(如怀孕、职业考试等)。
风险提示:若跳过术前正畸直接手术,可能导致咬合关系无法精准匹配,增加二次手术风险。

多数情况下先进行牙齿矫正(为手术做准备),但具体需根据畸形类型、医生评估而定。务必选择有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经验的医疗团队,避免因流程错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