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角手术后眼屎增多、发炎可能与伤口恢复期感染、结膜刺激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以下是分步骤的处理建议:
1. 先判断严重程度
正常现象:术后1~2周轻微分泌物(无色或淡黄色)、轻度干涩或异物感,通常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需警惕的感染迹象:分泌物呈黄绿色、伴随明显红肿、疼痛加剧、视力模糊或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2. 立即采取的措施
清洁护理:
用医用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清洁液),轻柔擦拭眼部分泌物,从内眼角向外清理,避免触碰伤口。
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细菌侵入。
人工泪液: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涩和刺激。
冷敷:肿胀明显时可冷敷(注意避免伤口沾水)。
3. 药物干预
抗生素滴眼液:如医生术后已开具(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按医嘱规律使用。
抗炎药物:若伴有明显炎症,医生可能建议非甾体类滴眼液(如普拉洛芬)。
禁忌:勿自行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如地塞米松),除非医生明确指导。

4. 何时必须就医?
分泌物持续增多或颜色异常(脓性)。
眼睑红肿发热、剧烈疼痛或视力下降。
发热等全身症状。
提示:术后感染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效果,需及时返院处理。
5.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术后1个月内禁止化妆、游泳、戴隐形眼镜。
饮食:少食辛辣、海鲜,多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
作息:保证睡眠,避免用眼疲劳。
6. 预防感染的关键
严格按医嘱复诊,拆线前后保持伤口干燥。
滴眼液前洗手,瓶口勿接触眼睛。
:轻微症状可通过加强护理缓解,但若持续或加重,务必联系手术医生,避免延误治疗。术后恢复期个体差异较大,专业医疗指导是最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