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抽脂(又称手臂吸脂)主要针对上臂脂肪堆积的特定部位,通过手术去除多余脂肪,改善轮廓。具体针对的区域和细节如下:
1. 主要抽脂部位
后侧(肱三头肌区域)
这是最常见的抽脂区域,尤其针对“蝴蝶袖”(手臂下垂时松弛晃动的脂肪)。此处脂肪堆积容易显臃肿,影响手臂线条。
内侧(靠近腋窝及手臂内侧)
脂肪容易在此处堆积,导致手臂与躯干之间缺乏自然过渡,抽脂后可让腋下和手臂内侧更紧致。
外侧(肱二头肌区域)
若外侧脂肪较厚,可能使手臂整体显粗壮,抽脂后可塑造纤细感。
2. 辅助调整部位
肩背部过渡区
部分人会连带上臂与肩背交界处(如副乳附近)进行抽脂,避免术后出现不自然的阶梯状轮廓。
肘关节上方
少数人此处脂肪较厚,可能需少量抽吸以保持手臂线条流畅。
3. 不推荐抽脂的部位
前臂(手腕至肘部)
前臂脂肪通常较薄,且富含神经血管,风险较高,一般不建议抽脂。
皮肤严重松弛处
若皮肤弹性差(如产后或大幅减重后),单独抽脂可能导致松弛加重,需结合皮肤切除手术(如臂部整形术)。

4. 注意事项
个体化设计:医生会根据脂肪分布、皮肤状态及患者需求制定方案,可能联合多个区域。
技术选择:传统负压抽脂、超声波(VASER)或激光辅助抽脂(如BodyTite)可用于精细塑形。
术后恢复:需穿戴加压塑身衣1~3个月,帮助皮肤收缩贴合。
5. 适合人群
体重相对稳定,但上臂脂肪顽固(捏起厚度>2cm)。
皮肤弹性较好(无严重松弛)。
非病理性肥胖(BMI通常<30)。
建议术前咨询专业整形外科医生,通过触诊和三维成像评估脂肪分布,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