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美网
整形 医院 导航

假体隆胸通常将假体埋置在哪个解剖层次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朱梓昂


假体隆胸手术中,假体的埋置层次主要根据患者的解剖条件、组织基础和手术目标来选择,常见的解剖层次包括:

1. 胸大肌后间隙(Submuscular/Subpectoral)

位置:假体置于胸大肌与胸小肌之间,部分被肌肉覆盖。

优点:

降低包膜挛缩风险(肌肉压迫减少纤维化)。

假体轮廓更自然,尤其对组织薄者(肌肉提供额外覆盖)。

对乳腺组织无直接影响,可能减少哺乳干扰。

缺点:

术后恢复较慢(肌肉需适应)。

可能出现动态畸形(肌肉收缩时假体移位)。

疼痛感可能更明显。

2. 乳腺后间隙(Subglandular)

位置:假体直接置于乳腺组织与胸大肌筋膜之间。

优点:

手术简单,恢复快(无需分离肌肉)。

乳房形态更饱满(假体直接支撑乳腺)。

避免肌肉收缩导致的假体移位。

缺点:

包膜挛缩风险较高(假体与乳腺组织直接接触)。

假体边缘可能显形(尤其皮下脂肪少的患者)。

可能影响乳腺X光检查(需特殊投照角度)。

3. 双平面法(Dual Plane)

位置:结合上述两种层次,胸大肌部分覆盖假体上半部,下半部位于乳腺后。

优点:

平衡自然外观与低包膜挛缩风险。

适合组织较薄或需矫正轻度下垂者。

缺点:

技术要求较高,需精确分离肌肉与腺体。


选择依据

组织厚度:皮下脂肪或乳腺组织薄者优先选择胸大肌后。

运动需求:运动员或健身者可能避免胸大肌下植入。

既往手术史:如曾行乳腺手术,需评估瘢痕影响。

其他罕见层次

筋膜下(Subfascial):假体置于胸大肌筋膜浅层,争议较大,部分医生认为可减少肌肉相关并发症。

最终需由整形外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如乳房基础、皮肤弹性、职业需求等)综合评估后决定。

展开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