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抽脂手术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的情况通常与手术和产后特殊生理状态的叠加风险有关,可能涉及以下原因及背景:
1.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原因:抽脂过程中,脂肪颗粒可能进入破裂的血管,随血液循环阻塞肺部或脑部血管(肺栓塞或脑栓塞)。产后女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后身体自然恢复机制),进一步增加栓塞风险。
表现:突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意识丧失,甚至心脏骤停。
处理:需立即CPR维持循环,同时采取溶栓、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
2. 围术期麻醉并发症
药物反应:全身麻醉或镇静药物可能抑制呼吸/循环功能,尤其产后女性对药物代谢可能因激素变化而敏感。
体位风险:术中俯卧位或特殊体位可能压迫胸腔,影响通气,导致缺氧或心脏骤停。
3. 产后生理状态的特殊性
心血管负担: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产后尚未完全恢复,手术应激可能诱发心衰或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产后出血或脱水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4. 其他潜在因素
隐性心脏病:妊娠可能掩盖未诊断的心脏疾病(如心肌病),术中突发心功能衰竭。
感染或败血症: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或手术感染可能引发脓毒性休克,需CPR支持。
如何降低风险?
严格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及凝血状态检查,避免术后短期内手术。
术中监测:实时血气分析、循环容量管理,预防栓塞。
选择经验丰富的团队:麻醉科与产科协作,应对突发状况。
产后抽脂手术中心肺复苏的触发因素多为脂肪栓塞、麻醉意外或产后生理紊乱,需高度警惕这类高风险人群的围术期管理。及时识别症状并启动CPR是抢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