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仪器导入玻尿酸进行填充需要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专业操作流程,以下为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的准备
1. 资质与培训
操作者必须为持有医疗执业资格的医生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美容师,熟悉面部解剖结构及并发症处理。
熟悉所用仪器(如钝针、微量注射器等)和玻尿酸产品的特性(如交联度、粘度)。
2. 环境与消毒
在无菌医疗环境中操作,手术区域需紫外线消毒。
操作者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患者皮肤清洁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3. 产品选择
根据填充部位选择合适玻尿酸(如颧部用高交联度产品,唇部用低交联度产品)。
检查玻尿酸包装完整性,确保未过期。
4. 患者评估
询问过敏史、凝血功能、是否妊娠或哺乳期。
标记填充区域,拍照存档,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步骤(以钝针结合注射器为例)
1. 麻醉
表面麻醉(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或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2. 进针与层次
钝针:从预刺口(如鼻唇沟外侧)进入,在皮下/骨膜上层扇形推进,避免血管神经束。
锐针:用于精确点位填充(如泪沟),进针角度≤30°。
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边退针边注射。
3. 仪器辅助技巧
使用微量注射器(如1ml螺旋口注射器)控制推注量。
电动注射仪需调整压力(如0.02ml/秒),避免过快导致结节。
4. 塑形
注射后立即按摩塑形,确保均匀分布(避开血管区)。
对鼻梁等部位需使用胶带固定形态24小时。
三、术后注意事项
1. 即刻处理
冰敷10分钟减轻肿胀,避免按压填充部位。
向患者提供术后护理手册(如24小时内禁烟酒、避免剧烈运动)。
2. 并发症监测
血管栓塞:如皮肤发白、剧痛,立即停止注射,注射透明质酸酶,热敷并就医。
感染:出现红肿热痛时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
3. 随访
预约24小时复查,观察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四、禁忌证
绝对禁忌:活动性感染、过敏史、自身免疫病活动期。
相对禁忌:月经期(易淤青)、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需停药35天)。
五、仪器与技术的选择
钝针:降低血管栓塞风险,适合大面积填充(如苹果肌)。
电动注射仪:适合需要高精度控制的部位(如额头),但需避免压力过大。
超声引导:高风险区域(如眉间)建议在超声可视化下操作。
重要提示:玻尿酸填充属于医疗行为,必须由专业人员在合规医疗机构操作,严禁非医疗人员进行!不同品牌玻尿酸的操作要求可能不同,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