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小部位抽脂(通常针对双下巴、脸颊、下颌缘等局部脂肪堆积)是一种精细的整形手术,其效果和风险需综合考虑:
效果:1. 轮廓改善
减少局部脂肪堆积,增强下颌线、颈部或脸颊的清晰度,使面部更紧致、立体。
适合因脂肪(而非皮肤松弛或肌肉问题)导致的脸部臃肿。
2. 微创性
小部位抽脂通常采用细针(如12mm口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约12周消肿)。
3. 配合其他治疗
可联合射频(如FaceTite)、线雕或超声波(如超声炮)提升皮肤紧致度,避免术后松弛。

风险与注意事项:
1. 术后短期不适
肿胀、淤青、麻木感常见,通常13周消退,需佩戴头套加压塑形。
2. 不对称或不平整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凹陷或两侧脂肪去除不均,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3. 皮肤松弛或凹凸不平
脂肪去除过多或皮肤弹性差时易发生,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年轻、皮肤紧者更佳)。
4. 感染或血肿
罕见但需注意术后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挤压)。
5. 神经损伤
面部神经分布密集,操作不慎可能短暂影响表情(通常可恢复)。
6. 效果局限性
仅适用于脂肪型问题,对衰老导致的皮肤下垂无效,需结合其他抗衰治疗。
如何降低风险?
严格筛选医生:选择有资质的整形外科医生,熟悉面部解剖结构。
术前评估:通过CT或超声波确认脂肪厚度,排除凝血障碍等禁忌症。
合理预期:与医生沟通理想效果,避免过度抽脂。
替代方案:非手术选项如溶脂针(Kybella,适合双下巴)、冷冻溶脂(CoolSculpting)或射频减脂,但效果较温和,需多次治疗。
建议面诊专业医生,根据个人面部基础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