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角下至和外眼角手术是两种不同的眼部整形手术,主要针对不同部位和效果需求,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1. 手术部位不同
开眼角下至(下睑下至)
位置:针对下眼睑,通过调整下眼睑的肌肉或结缔组织,使下眼睑缘向下移位。
目的:扩大眼睛垂直高度,打造“无辜眼”或“狗狗眼”的柔和效果。
外眼角手术(外眦开大术)
位置:针对外眼角(外眦),切开外眼角的皮肤和结膜,延长眼裂水平长度。
目的:横向拉长眼型,让眼睛看起来更宽、更大。
2. 手术效果不同
开眼角下至
效果:增加下眼睑的暴露度,使瞳孔暴露更多,适合眼型较短、圆或上扬(如吊梢眼)的人。
风险:过度手术可能导致下睑退缩、露白过多(眼睑闭合不全)或外翻。
外眼角手术
效果:直接延长眼裂长度,适合眼裂短小或希望眼睛更狭长的人。
风险:外眼角可能回缩(部分效果消失),疤痕护理不当可能显眼。
3. 适合人群
开眼角下至:
眼型较圆、希望增加眼睛纵向高度者。
有轻微吊梢眼想改善柔和度者。
不适合:本身有下睑松弛或眼白暴露过多者(可能加重“三白眼”)。
外眼角手术:
眼裂短小、希望横向放大眼睛者。
配合双眼皮手术打造“平行大眼”效果。
不适合:外眼角已有明显松弛或疤痕体质者。

4. 恢复与注意事项
开眼角下至:
恢复期约1~3个月,早期可能有轻微不对称或肿胀。
需避免过度揉眼,防止下睑外翻。
外眼角手术:
恢复期1~2个月,外眼角可能因肌肉张力回缩部分效果。
需注意疤痕护理(尤其是切开法)。
开眼角下至:纵向扩大眼睛,改善下眼睑位置。
外眼角手术:横向拉长眼睛,增加眼裂长度。
建议:根据自身眼型条件和需求选择,部分人可能联合两项手术。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避免过度手术导致功能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