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术后鼻梁出现凹陷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常见原因及应对建议:
一、常见原因
1. 假体或材料问题
假体移位或雕刻不当:硅胶/膨体假体雕刻不平整,或放置位置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压迫或凹陷。
材料吸收或变形:自体软骨(如肋软骨、耳软骨)可能因吸收、弯曲或受力不均导致塌陷。
2. 术后恢复期并发症
血肿或感染:局部血肿机化后形成瘢痕挛缩,或感染导致组织坏死,可能造成凹陷。
包膜挛缩(假体隆鼻):假体周围形成异常瘢痕组织,牵拉鼻部皮肤形成凹陷。
3. 组织萎缩或损伤
手术中剥离鼻背组织过多,或损伤血供,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萎缩、变薄。
4. 先天或外力因素
鼻部基础薄弱(如皮肤过薄),或术后受到撞击等外力压迫。
5. 时间因素
术后早期肿胀消退后,可能暴露出原本的轻微不平整,需等待稳定期(通常36个月)。

二、建议处理方式
1. 及时就医检查
通过触诊、鼻部CT或超声明确凹陷原因(如假体移位、感染等)。
2. 针对性治疗
假体问题:调整或更换假体,必要时改用自体软骨修复。
感染/血肿:抗感染治疗或清除血肿。
瘢痕挛缩:可能需要手术松解瘢痕或注射软化针。
组织不足:通过脂肪填充或筋膜移植补充软组织厚度。
3. 保护鼻部
避免挤压、碰撞,睡觉时保持头部抬高。
4. 耐心等待恢复
术后3个月内属肿胀期,轻微不平整可能随时间改善。
三、预防措施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确保假体雕刻和放置精准。
术后严格遵医嘱护理,避免感染和外伤。
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鼻部条件选择合适材料(如皮肤薄者可选膨体或自体软骨)。
注意:若凹陷伴随红肿、疼痛、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或排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