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后伤口处出现破皮和发红,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1. 正常术后反应
轻微红肿:术后12周内伤口周围轻微发红、肿胀是正常现象,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
皮肤敏感:抽脂部位皮肤可能因手术创伤暂时敏感,尤其是本身皮肤较薄或术后加压包扎摩擦导致。
2. 感染迹象
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红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局部发热、渗液(黄色或脓性)、异味或伴随发热。可能因术后护理不当(如未保持清洁、过早沾水)或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
需警惕:若红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3. 皮肤损伤或摩擦
破皮原因:
术中器械摩擦或过度抽吸导致表皮损伤。
术后加压衣/绷带长时间摩擦(尤其是活动频繁部位)。
皮肤本身较脆弱(如长期使用激素、糖尿病等影响愈合)。
表现:局部表皮破损、轻微渗液,周围红肿。
4. 过敏或接触性皮炎
对术后使用的敷料、胶布、消毒液或药膏过敏,导致接触部位发红、瘙痒、破皮。

5. 其他并发症
局部缺血或坏死:罕见但严重,表现为皮肤发黑、剧烈疼痛,需紧急处理。
血清肿或血肿:血液或液体积聚压迫皮肤,影响血供。
应对措施1. 初步处理:
清洁消毒: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剂轻柔清洁破皮处,避免用力摩擦。
保持干燥:覆盖无菌敷料,定期更换。
停用可疑产品:如怀疑过敏,暂停使用药膏或敷料。
2. 何时就医:
发红扩散、疼痛加剧、发热或渗液增多。
破皮不愈合或出现黑色结痂。
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
3. 预防感染:
遵医嘱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如医生开具)。
避免抓挠、过早沾水或剧烈运动。
术后护理建议
穿戴塑身衣:选择合适尺寸,避免过紧摩擦。
避免压迫:睡觉时减少伤口受压。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促进愈合。
如果症状轻微且无恶化趋势,可先观察12天;否则务必及时联系手术医生,避免延误治疗。术后恢复因人而异,严格遵循医嘱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