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现洞并伴随剧烈疼痛,通常表明龋齿已经较深,可能伤及牙髓(牙神经),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感染扩散或牙齿进一步损坏。以下是具体应对步骤:
1. 立即缓解疼痛的方法
止痛药:
服用布洛芬(Ibuprofen)或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暂时缓解疼痛(对药物过敏或胃病患者慎用)。
注意:避免将阿司匹林直接放在牙齿上,可能灼伤口腔组织。
局部清洁:
用温盐水漱口(一杯温水+半勺盐),清除食物残渣并减少炎症。
使用牙线轻柔清理龋洞周围,避免进一步刺激。
冷敷:
若面部肿胀,可冰敷脸颊(每次10分钟,间隔10分钟),减轻肿痛。
临时填充:
药房有售“临时牙科填充材料”(如氧化锌丁香酚),可暂时覆盖龋洞,减少食物刺激(仅短期使用)。
2. 必须尽快就医的情况
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已发生牙髓炎或根尖感染,需 24小时内就诊:
疼痛持续超过1~2天,尤其是夜间痛或自发痛(无缘无故剧痛)。
对冷热敏感且疼痛持续数秒以上,或热敷后疼痛加重。
牙龈肿胀、面部肿胀、发热或咬合时剧痛(可能已形成脓肿)。
牙齿变色(灰暗或发红)。

3. 牙医会如何处理?
根据龋坏程度,治疗方式不同:
浅龋/中龋:去除腐质后直接补牙(树脂或玻璃离子填充)。
深龋近髓:可能需“盖髓术”保护牙髓后再补牙。
牙髓炎/根尖炎:需根管治疗(抽除感染牙神经)+ 牙冠修复。
严重感染:若无法保留牙齿,可能需拔牙后种植或镶牙。
4. 后续预防措施
日常护理:每天刷牙2次(含氟牙膏)+ 牙线清洁,饭后漱口。
饮食调整:减少糖分和酸性饮料摄入,避免龋齿恶化。
定期检查:每6个月洗牙并做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重要提醒
? 不要自行用尖锐工具挖龋洞,可能加重感染或损伤牙髓。
? 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掩盖症状可能延误治疗。
及时就医是解决牙痛的根本方法!拖延可能导致治疗更复杂、费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