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美网
整形 医院 导航

矫正牙齿时打钉子是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李晚凝


在矫正牙齿过程中打钉子(通常称为种植支抗钉或微骨钉)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额外的固定支点,帮助精准控制牙齿移动。以下是其具体作用和相关细节:

1. 提供稳定的支抗(锚定)

问题背景:传统矫正依靠其他牙齿(如磨牙)作为支抗来拉动目标牙齿,但有时需要移动的牙齿较多或方向复杂,可能导致支抗牙被 unintended 移动。

钉子的作用:将微骨钉(直径约12mm)植入牙槽骨中,作为绝对固定的支点,避免其他牙齿被拉扯移位,实现更高效的牙齿移动。

2. 精准控制牙齿移动方向

复杂病例应用:例如需要内收前牙、压低伸长牙、竖直倾斜牙等时,钉子能提供特定方向的施力点,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示例:

深覆合矫正:通过钉子压低前牙,改善咬合过深。

露龈笑:钉子连接橡皮筋压低上颌前牙,减少牙龈暴露。

3. 减少对其他牙齿的依赖

传统方法可能需要头帽、唇弓等外部装置,而微骨钉避免了这些不便,治疗更舒适隐蔽。

4. 适用情况

牙齿严重拥挤或前突(如龅牙)。

需要大范围内收牙齿。

个别牙齿位置异常(如伸长、倾斜)。

5. 常见疑问解答

疼痛感:植入前会局部麻醉,术后可能有短暂胀痛,通常可耐受。

护理:需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可用漱口水或软毛刷清洁钉子周围。

拆除:矫正完成后简单取出,伤口愈合快。


微骨钉是正畸中的高效工具,尤其适合复杂病例。它的使用能缩短疗程、提高精度,但需由专业正畸医生评估后操作。如果担心不适或风险,可与医生沟通替代方案(如传统支抗)。

展开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