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美网
整形 医院 导航

我国激光祛斑技术是从何时开始流行的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郭橙美


我国激光祛斑技术的流行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医疗激光技术的引进和本土化发展逐步普及。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和发展背景:

1. 技术引入阶段(1990年代初期)

国际背景: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已开始将激光技术(如CO?激光、红宝石激光)应用于皮肤治疗。我国在90年代初通过进口设备引入这些技术,但早期主要用于科研和少数三甲医院。

初期应用:1995年前后,部分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的医院开始尝试激光祛斑,但设备昂贵(单台进口仪器可达百万元),操作经验不足,尚未普及。

2. 初步流行期(年)

设备国产化:2000年后,国内企业(如武汉奇致激光、深圳GSD)开始生产性价比更高的激光设备,降低了治疗成本。

适应症扩展:Q开关激光(如Nd:YAG激光)成为主流,对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疾病效果显著,推动了技术推广。

行业规范:2009年卫生部发布《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将激光祛斑纳入医疗美容范畴,促进了行业规范化。

3. 快速普及期(2010年后)

技术升级:皮秒激光(PicoSure)等新技术于2015年后引入国内,效果更精准,恢复期更短,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民营机构推动:医美机构(如美莱、华美等连锁品牌)通过广告营销将激光祛斑包装为“午餐美容”,加速大众认知。

社交媒体影响:年间,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美容博主分享案例,推动消费者接受度。

关键里程碑

1998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率先报道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2005年:上海九院发表《Q开关激光治疗亚洲人皮肤色素病变》论文,奠定技术标准。

2016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显示,激光美容占非手术类医美项目总量的35%,祛斑为最主要需求之一。


现状

目前,激光祛斑已成为我国医美机构的常规项目,技术成熟且价格亲民(单次治疗约元)。但需注意,早期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副作用(如反黑、瘢痕)曾引发争议,现强调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并合理选择设备。

如需更具体的文献或政策依据,可进一步查阅《中华皮肤科杂志》或卫健委历年发布的医疗技术管理文件。

展开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