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脸瘦且额骨较高的求美者是否适合做脂肪填充,需综合考虑面部结构、审美需求和脂肪填充的特性。以下是具体分析及建议:
1. 适合脂肪填充的情况
改善凹陷感:
若脸颊、太阳穴或额头因脂肪流失显得凹陷,填充可增加软组织容积,平衡高额骨的突出感,使轮廓更柔和。
调整面部比例:
通过填充苹果肌、下巴等部位,可缩短中庭长度,弱化额骨高度对视觉的影响。
自然效果需求:
脂肪填充效果较柔软,适合追求自然过渡的患者(与玻尿酸相比)。
2. 需谨慎或调整方案的情况
额骨过于突出:
若额骨过高且伴随额头窄小,直接填充可能加重“额头前凸”感。建议结合发型修饰或优先调整其他部位(如太阳穴、苹果肌)。
皮肤张力不足:
皮肤过紧可能限制脂肪存活率,需医生评估填充层次(优先深部填充,避免表面凹凸不平)。
脂肪吸收风险:
瘦人脂肪存活率可能较低,可能需要23次手术,或考虑复合治疗(如少量玻尿酸辅助)。

3. 关键建议
专业评估:
通过CT或3D面部分析,确认额骨突出是骨性问题还是软组织缺失导致。骨性突出者可考虑少量填充过渡区(如发际线边缘),避免直接增加额头高度。
分区设计:
太阳穴:填充可缓解额骨与颧弓的衔接问题。
面颊:适度填充避免“充气感”,优先内侧少量注射。
下巴:轻微延长可平衡上庭高度。
审美沟通:
明确想要风格(如“幼态脸”需更多填充,“高级感”则需保留部分骨骼特征)。
4. 替代方案
玻尿酸:适合小范围精准调整或测试效果。
假体或吸脂:若额骨问题严重,可能需结合额骨缩小术或颧弓内推(东亚较少见)。
结论:脸瘦额骨高的人通常适合脂肪填充,但需针对性设计,重点填充凹陷部位而非直接修饰额骨。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优先通过模拟影像(如VECTRA 3D)预览效果,确保方案个性化。